鲜蛋为什么要加一层“外衣”?
蛋壳表面有7000多个肉眼看不见的弯曲状的气孔用来沟通内外环境,鲜蛋壳表面会附有一层胶质性膜来堵住气孔,保护禽蛋不受细菌、霉菌等微生物侵入。
这层膜极不稳定,能被水溶解,也容易受擦损,在鲜蛋产出一周左右便会自行脱落。此时禽蛋就暴露在空气环境中,一方面容易遭受细菌、霉菌等的侵染;另一方面,蛋内水分等物质会迅速蒸发,从而加速蛋的腐败变质。
所以说,为禽蛋加一层“外衣”是很有必要的。

鲜蛋的涂膜保鲜法能有效延长鸡蛋的货架期,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蛋壳硬度以及光泽度,应用前景十分广阔。
将一种或几种有一定成膜性,且所成膜气密性较好的涂料涂布于蛋壳表面,将气孔封闭,阻隔蛋内水分蒸发和CO2外逸,避免外界微生物对蛋的污染,从而抑制蛋清pH上升、蛋的呼吸作用以及酶的活性,延缓蛋的腐败变质,达到较长时间保持鲜蛋品质和营养价值的目的。
壳聚糖的“天然膜法”
壳聚糖的“天然膜法”,乍一听,感觉挺神秘,该怎么理解呢?
首先,揭密壳聚糖的“天然”身份。
壳聚糖(chitosan)是一种天然线性氨基多糖,主要从虾、蟹壳中提取,无毒,物理、化学性质稳定,在医药、食品、保健品、化妆品、环保、化工、纺织、农业等领域有众多应用。
国内把壳聚糖列为“加工助剂”,意味着它可标识为“天然保鲜涂层”而非“食品添加剂”,瞬间击中“清洁标签”痛点。由此壳聚糖不是添加剂,是天然“隐形保鲜膜”。
对品牌方而言,0 E-number 让配料表更短;对90后宝妈而言,“看不懂的化学名词”减少一半,购买阻力直线下降。
壳聚糖的天然属性,同时体现在环保上,每消费1枚壳聚糖保鲜蛋,相当于为地球减少4克塑料垃圾(对比传统PVA涂膜)。
其次,壳聚糖“膜法”力爆棚。
   文献《不同涂膜剂对雷州黑鸭蛋保鲜效果的研究》中用给了一条硬核结论:在 27 ℃、65 %湿度的“南方气候噩梦”条件下,2%壳聚糖(复合制剂)涂膜能把鸭蛋散黄时间推迟20天,失重率从9.17%拉到8.07%,菌落总数下降1个数量级。

把以上骨感的技术数据翻译成生活化语言,一句话,常温多放20天不腥不臭。
再把“多放的20天”拆成三笔账,市场价值体现的更具体直观。
渠道账:传统鸭蛋经销 7 天必须入库冷链,壳聚糖方案可让批发商“跳过 3 ℃仓”,直接常温车发货,单件物流成本降 0.12 元。
零售账:超市鲜蛋区日均损耗 8 %,涂膜后损耗降到 3 %,以 1 万枚/天计,一年少扔 18 万元。
家庭账:消费者买 12 枚装多放 20 天,少跑一次超市,油费+时间约 15 元。
壳聚糖“天然膜法”实现多方共赢,成功解决市场痛点,是不是瞬间了然!
近年来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,大量添加化学保鲜剂的产品已很难突破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心坎,替代产品呼之欲出。壳聚糖通过“天然膜法”重新定义“新鲜”二字,完美打通“环保—省钱—复购”闭环,占领 Z 世代心智,十分看好壳聚糖在保鲜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免责声明:参考文献《不同涂膜剂对雷州黑鸭蛋保鲜效果的研究》、《鸡蛋涂膜保鲜技术研究》,本公众号内容来源于网络(包含期刊、书籍、文献等专业网站),初衷是为了访问者更好地了解生物科技前沿技术、科学普及医学常识、提升保健预防意识,版权属于原作者,仅用于分享、交流和学习,供访问者参考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管理人员即时删除;如涉及有关疾病、药品或治疗方案等专业问题,请咨询具备专业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。